11月9日,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戏曲史(湖北卷)”开题论证会在湖北大学举行。湖北省文化与旅游厅党组成员唐昌华、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项目管理中心邱邑洪主任、湖北大学谢红星校长出席开幕式。我校文学院院长刘川鄂主持开幕式。来自中国艺术研究院、四川省川剧研究院、湖北省艺术研究院、中山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和湖北大学相关单位和学院师生代表参加开题论证会及相关学术活动。
谢红星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这项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是湖北大学在该类别项目的首次突破,学校将以本次开题论证会为契机,认真消化吸收大家的新思想,以更大的力度支持朱伟明教授做好有深度、有高度、有效度的课题研究,为武汉“戏码头”建设,为湖北早日建成文化强省,为助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发挥湖大智慧、展现湖大特色、贡献湖大力量。
省文旅厅党组成员唐昌华说,该项目的立项是湖北省现当代戏曲研究的一大突破,希望朱伟明教授及团队在历史与现实的双重视野下,立体总结70年来湖北戏曲发展领域所取得的成绩,认真分析湖北戏曲发展所积累的经验和教训,为湖北戏曲发展提供可选性路径。
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项目管理中心邱邑洪主任就国家社科基金艺术类项目管理原则与具体措施提出了具体要求和建议。
开幕式后,项目首席专家、湖大文学院朱伟明教授在开题论证会上从研究状况和选题价值、研究对象与研究框架、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实施计划、预期目标与最终成果等方面做了较为详细的汇报。武汉大学郑传寅教授、湖北省艺术研究院原院长胡应明教授、武汉大学黄蓓副教授、湖北经济学院陈建华教授、九江学院丁芳副教授等各子课题负责人就各自的前期工作、研究计划、学术目标等做了补充说明。
评议专家组充分肯定了课题研究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总体框架、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课题组的研究基础及已开展的研究工作,并就如何进一步完善和深化课题研究提出了如下宝贵建议:应进一步突显湖北地方特色;要重视剧种之间的衡性,对省内剧种特别是小剧种的生态及其存在形态、相互融合等内容能下硬功夫;应注意70年戏剧形态的变化史,从观众接受的层面考察其形态变化;重视并合理使用田野资料与口述资料等。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是我国艺术类最高级别的科研项目,代表了我国艺术理论研究领域的最高水平。今年,全国仅有27个项目获得立项资助,《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戏曲史(湖北卷)》是我省唯一获批立项项目,也是湖北大学在该类别项目的首次突破。
该项目以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湖北戏曲发展的历史为主要研究对象,考察新中国成立70年湖北戏曲的发展历程与基本面貌,总结湖北戏曲的总体成就和独特贡献,研究评价湖北戏曲发展各个阶段的得失利弊,揭示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湖北戏曲发展的艺术规律,力图在史学视角、多元叙述、艺术本位的原则下,提高湖北戏曲史地方戏曲史与剧种史研究的水平,填补湖北当代戏曲史研究的空白。项目最终将出版《湖北戏曲剧目提要》(1949—2019)和80万字左右的专著《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戏曲史(湖北卷)》等。
朱伟明教授已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汉剧的发展历史与艺术形态研究”,相继出版了《汉剧史资料汇编》《汉剧史论稿》《汉剧十大行当名家访谈录》,在学界引起了广泛反响,并分别获得湖北省和武汉市优秀社科成果奖。
转自校园新闻:http://www.hubu.edu.cn/info/1316/325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