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5日晚,由文学院研究生会组织的文学院首届硕博研讨会于逸夫人文楼A5017会议室如期举行。本次研讨会特邀中国现当代文学2015级博士研究生钱刚、中国古代文学2016级博士研究生李春光、学科语文专业2017级硕士研究生张琴出席,为同学们分享学习经验与心得。本次活动由文学院研究生会主席彭莹主持。
钱刚博士以《学术与生活》为主题,从学术的天时、地利、人和以及生活的三原则等四个方面为我们做了精彩的讲演。在学术的天时方面,钱刚劝勉我们抓紧时间,做好个人学术研究安排,掌握当下学术热点,提前做好知识与能力上的准备,善于比较不同期刊与杂志的特质,实现论文成果的精准投放。在学术的地利方面,钱刚强调我们在做研究选题时要扎实稳重,注意先关注省内的研究领域,在有一定学术基础之时,再涉足省外的相关研究领域。其次,要善于融入学术圈,把握好既有的学术资源,增强学术能力。最后,要多多打磨自己的论文成果,爱惜学术“羽毛”,争取高质量的成果发表。在学术的人和方面,他提醒我们要学会请教老师、同学,以真诚的心与人交往。要明确自己的学术路线,不断提高自己的文本细读能力。随后,钱刚又从生活的三个原则入手,通过生动有趣的例子告诉我们要学会及时转化学习生活中的枯燥与压力,并对大家习以为常的“宁坐十年冷板凳,不做文章半句空”这一说法表示质疑,认为我们要学会坐“热板凳“,找准生活的方向,快乐生活,快乐科研。
李春光博士则是以《译介学中的<红楼梦>翻译》为题,讲解了中国文学作品在国外传播过程中由翻译问题导致的“意义折损与扩容”现象。他首先就译介学这一学科概念进行了解释,随后又重点从平行研究、影响研究、交互研究及跨文化研究等四个层面讲解了如何实现中国古代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的有机结合。他以杨宪益和大卫·霍克斯翻译的《红楼梦》作为切入视角,详细阐释了“直译”与“意译”,“归化”与“异化”的区别。最后,李春光提醒在场同学,在学校生活中不能耽于安逸,必须保持警醒;要找准自己的兴趣点,潜心专研,掌握一本拿得出手的书。
张琴同学则是从专业技能角度出发,现场详细讲解了参加全国教育硕士学科语文专业教学技能大赛的经历,并对个人的心得与体会进行了总结,同时也鼓励学弟学妹们积极准备,磨练自己的专业能力,争取在以后拿到更好的成绩。对于学科语文专业的同学们来讲,张琴同学的经验毫无疑问是非常实用的干货。
本次硕博研讨会是文学院研究生会对于开展学生活动所进行的一次有益尝试,得到了文学院老师同学们的积极帮助与支持。本次研讨会为博士、硕士之间的沟通交流搭建了一个平台。同时也促使研一学生更加快速地融入研究生生活,有利于培养大家良好的研究性思维能力,提升学术文化修养,加强对本学科研究领域的了解。研讨会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会后,本次研讨会的分享人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