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人文讲坛第312期——民国学术与中华学术体系的建构
作者:刘垚、江亚男        编辑:研究生会        发布时间:2019-06-25        来源:         点击:

2019年6月23日19时,人文讲坛第312期《民国学术与中华学术体系的建构》讲座于逸夫人文楼B5018会议室举行,本次讲座主讲人为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陈斐老师。整场讲座由古代文学专业王星老师主持,童向飞老师等师生参加。


讲座伊始,陈斐老师从部分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写作和当下社会对于民国学术的追捧等现象出发,论及如今我国人文学科的学术发展现状。并指出此番现象恰恰反映了当下学术存在的诸多问题。陈老师从自身编纂《民国诗学论著丛刊》的实践经历出发,他认为当下学术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技术化”“边缘化”“碎片化”“泡沫化”等不良倾向,而民国学人的学术论著在今天看来虽有不足之处,但仍然接续、充盈着中国固有学术的人文义脉和精魂,他们为国家人民谋出路,贯通古今,融汇中西,打通文史哲,具有创作与研究相结合的开阔视野和博通气象。在“融汇中西”方面,陈老师指出,民国时期顾随先生就已经意识到创辟学术新境必须汲取、借鉴西学,陈寅恪先生也将佛学刺激、影响下新儒学的产生、传衍看作秦以后思想史上的一“大事因缘”,而民国一众大师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积极汲取西方理论和方法,为中国传统学术开辟出崭新的天地。同时陈斐老师认为文化不能“自我殖民化”而要“接续传统、回应西学”,才能形成“文化自觉”。并指出文化自觉的核心是学术自觉,相应的时代命题就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陈老师以今日论者对民国学者梁昆《宋诗派别论》中关于诗派划分的误判为例,呼吁我们在新时代背景下构建中华学术体系,不仅要回应西学,而且不要忽视了接续传统的重要性。


讲座最后,王星老师对本次讲座进行总结,对当下的学术生态提出了一些看法,充分肯定了陈斐老师提出构建中华学术体系的必要性,对陈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踏实的学术情怀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勉励大家无论学习还是生活,都要从高处立志,从现实着手。“花季赏花休问果”,不负韶华,奋勇拼搏,做勇敢的逐梦人。本次讲座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结束。


(陈斐,1983年生于甘肃西和,2005年在西北师大文学院获文学学士学位。2010年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获文学博士学位(硕博连读)。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国古代诗学研究。著有《南宋唐诗选本与诗学考论》。协助叶嘉莹先生主编“民国诗学论著丛刊”。在《文艺研究》、《文学遗产》、《文献》、《文史哲》、《读书》等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部分论文被《新华文摘》 “人大复印资料”全文或摘要转载。业余爱好诗词创作,诗作散见于《诗刊》、《中华诗词》、《光明日报》等。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13 湖北大学文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管理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