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5日下午3点,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多语言跨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亚洲和亚美研究系系主任何纬芸教授受邀来访,在逸夫人文楼A5017会议室为我院师生做了一场题为“美国汉语作为继承语习得的研究现状和趋势”的讲座。此次讲座由我院副院长邱庆山副教授主持,王光和、张鹏飞、黄斌、曾祥喜、李霞、吴宝安、邓杉杉、马晓娟等老师及我院部分硕士生和本科生参加了此次讲座。
讲座伊始,何教授提出,作为在家里学到的家庭语言,继承语带有种族和文化的印记。她表示:继承语是一个关乎语言和身份定位的问题。语言平等,人才能平等,歧视一种语言就是歧视一个族群。继承语作为语言学的盲区意义非凡。
何教授认为,继承语的接触、减少或终止都会影响到学习者对继承语的接受程度,而学习者的出生地点、出国时间和家庭方言等多种因素也会对继承语产生不同影响。应注意的是,继承语和非家庭语言的背后其实是一场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博弈,继承语学习是将隐性知识转变为显性知识,非家庭语言学习则是逐步将显性知识内化为隐性知识。继承语往往不是学习者生活中的主导语言,但继承语的习得情况极为复杂,具有独特的价值研究,目前语言学界迫切需要建立一个针对继承语学习者、继承语学习、继承语学习心理过程的理论性研究体系。为了进一步了解继承语的学习轨迹,应创新性地研究多个个体和群体,得出复合轮廓,使得研究典型化,以此深掘继承语学习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同时应采用不同的研究视角,从语言协调、人生发展轨迹、语言学习的动态模糊性等多个维度考察继承语习得。
互动环节中,在场师生踊跃发言,纷纷表示聆听讲座后受益匪浅并积极提问与何教授进行深入讨论。最后,邱庆山副院长总结说道:“一切学科都集中在语言学的周围,继承语这一独特现象值得我们深入思考。”讲座在我院师生的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
(何纬芸教授简介:早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在新加坡国立教育学院获得教育学文凭,后获亚利桑那大学硕士、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博士文凭。何教授的研究侧重语用、话语分析和多语环境下的语言发展,在语篇语言学、教育语言学和汉语作为继承语习得等研究领域发表了大量的论文。她曾主持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US)、National Academy of Education(US)、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Spencer Foundation等多项研究项目,并于2011年获得古根海姆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