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湖北文化产业蓝皮书:《湖北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18)》在汉发布。该书由湖北省中国文化传承与发展优势学科群、湖北大学湖北文化产业研究中心、湖北文化建设研究院组织力量编纂,由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全面梳理了湖北省文化产业在2017年的发展状况,力求看清发展形势与机遇,发掘亮点,是湖北大学连续第二年发布文化产业蓝皮书。
30日下午,湖北大学文学院与湖大湖北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在学校共同主办了“《湖北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18)》新书发布暨蓝皮书编写研讨会”。
据悉,《湖北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18)》的编纂队伍来自湖北省社科院、湖北大学、湖北工业大学、武汉市文化局、湖北人民出版社、长江日报社等机构。发布会现场,编纂团队成员,湖北大学文学院、商学院、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新闻传播学院的教师对湖北文化产业发展总报告、湖北文化产业发展指数报告、湖北出版产业发展报告、湖北广播电视产业发展报告和湖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报告的内容进行了介绍。
《湖北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18)》按照“总报告+指数报告+行业报告+专题报告”的结构,以国家统计局、湖北省统计局、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财政厅等机构的官方数据为依据,分析了2017年湖北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发布了2017年湖北省文化产业发展指数,结合“互联网+”“文化+”战略,对加快湖北文化产业发展、加速进入全国第一方阵提出了对策建议。
行业报告从产业发展环境、趋势、特色、问题与对策等方面,分析了湖北报业、出版业、广电业、电影业、广告业、动漫业、数字文化创意业、文化制造业等11个文化产业主要门类的发展现状。
蓝皮书主编、湖北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黄晓华介绍,第二部湖北文化产业蓝皮书在全面梳理“十二五”阶段湖北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上,更聚焦于新业态、新趋势,注重探寻湖北文化资源的开发与转化路径,抓住重点,凸显亮点,找到难点与痛点,力求为湖北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与参考。
湖大党委书记尚钢介绍,中国语言文学是湖北大学历史最长最具代表性的学科之一,月前也入选了湖北省一流学科行列。为更好地顺应时代发展需要,发挥高校服务地方文化建设的功能,学校利用中国文化传承与发展优势学科群的跨学科优势,以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为骨干,组织新闻传播学、设计学、体育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等相关学科的专门人才,成立了“湖北大学湖北文化产业研究中心”,连续两年与社科文献出版社合作,编撰出版了“湖北文化产业蓝皮书”。该中心的成立与蓝皮书的连续编撰出版,带动了跨机构、多学科交叉研究的发展,促进了学术团队建设与人才培养。他表示,未来几年,湖北文化产业蓝皮书将持续出版,为湖北文化产业发展做贡献。
湖北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省文化厅、武汉市委宣传部、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省社会科学院等单位的领导专家出席发布会,对该蓝皮书的编程工作进行了高度肯定,同时就如何提升蓝皮书编撰质量,扩大蓝皮书的社会影响,发挥蓝皮书的服务功能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
湖北省委宣传部文化产业处处长黄勤代表全省文化产业主办部门,对本次蓝皮书发布表示衷心的感谢,并提出五个“进一步”关切,即一是进一步突出严谨性,二是进一步突出实用性,三是进一步突出前瞻性,四是进一步突出广泛性,五是进一步突出产业性。
湖北省文化厅文化产业处处长陈卫军指出文化产业应该有温度有情怀,落脚点应结合企业特色,在科学的严谨的分析情况下,有对企业的分析,会更好。希望今后的研究与企业加强信息方面的有效沟通。
武汉市文化局文化产业处处长盛从峰对蓝皮书的质量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并对武汉市的文化产业进行了简单的汇报。他特别提到创意设计、工程设计在武汉有优势。动漫游戏和网络直播都属于数字文化产业,也需指导发展,此外还有大数据、数字出版等。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保昌指出对文化产业研究,学者们具有学理上的优势,呼吁学者们做部分个案研究,对某个行业、某个企业、某个村落(江村经济)的研究。并针对蓝皮书中的具体内容,做了简单分析。
湖北省社科院原副院长刘玉堂谈到,若能在回顾、总结经验之外,加点展望,蓝皮书将更加完善。此外对文化产业前沿问题,政府百姓需要什么,专家学者关注什么,需要加强的问题等方面提出了看法。
专家们高角度、全方位、多层次的讲话从宏观上把握了我省文化产业的发展动态,为湖北文化产业蓝皮书的编撰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湖北文化产业蓝皮书编撰团队表示,将认真吸取专家们的意见,进一步强化蓝皮书的学术性、前瞻性和务实性,为我省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