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文践青年行】百年汉剧绽新韵,多元文化共传薪——我院组织国际学生体验汉剧文化
作者:张子康、宋丹丹        编辑:学工办        发布时间:2025-03-05        来源:         点击:

2025年3月1日,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湖北大学)联合文学院“声颂荆楚”宣讲团、“寻觅汉韵”社会实践团队,带领30余名国际学生走进武汉人民剧院,现场观摩汉剧经典剧目《王昭君》,在悠扬戏腔中开启非遗文化体验之旅。

团队在行程中开设“行走的文化讲堂”,详细阐释“十大行当”艺术体系与“皮黄声腔”音乐特色,让国际学生深入了解中国,直观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来自巴西的参与者娜娜表示:“通过讲解,我了解到汉剧对京剧等剧种的深远影响,这完全刷新了我的认知。”

在武汉人民剧院内,具有数百年历史的汉剧文化遗存成为生动教材。长达数米的汉剧名伶浮雕墙前,团队结合正在上演的《王昭君》剧目,解析该剧与元杂剧《和戎记》的历史渊源。“这些比莎士比亚戏剧早半个世纪的戏曲文本,至今仍在舞台上焕发活力。”团队成员如是介绍。

活动现场还特别设置代际对话环节。年逾八旬的老观众向大家讲述上世纪的观剧盛况:“当年人们带着板凳彻夜排队,就为看一场汉剧。”这些亲历者的鲜活记忆,与剧场内现代技术呈现的艺术屏风形成历史回响,展现传统艺术从古至今的生命延续。

汉剧《王昭君》演出中,青年演员毕巍然通过细腻的“抛袖”“敛襟”等程式动作,配合五米猩红斗篷的视觉呈现,将昭君出塞的家国情怀演绎得淋漓尽致。数字屏风与传统表演的虚实结合,令来自韩国、巴西等8个国家的青年观众深受震撼。多位国际学生在观后交流中表示,即便存在部分语言障碍,演员的眉眼传情与身段表演已足够传递戏剧精髓。

活动尾声,国际学生登上百年戏台与演员互动,近距离观察戏曲妆容服饰细节。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青年,不约而同用母语发出惊叹,形成跨文化的艺术共鸣。返程途中,实践团队组织专题讨论,参与者结合本国文化传统,多角度诠释对汉剧美学的理解。

长期以来,文学院高度重视文化育人工作,致力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此次实践活动通过“文化导赏+沉浸观演+互动研讨”的创新模式,既展现了汉剧艺术的历史厚度,也探索了传统文化国际传播的新路径。未来,我院将持续开展系列非遗传承活动,让更多群体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见证者、理解者和传播者。


审核:余澜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13 湖北大学文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管理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