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子空间
【文载指路灯】文学院开展防诈骗主题安全教育
作者:张子康        编辑:学工办        发布时间:2025-04-01        来源:         点击:

为落实省公安厅、团省委、省妇联、省教育厅等工作部署,切实保障学生安全,提高防范意识,2025年3月25日—4月1日,文学院组织学生学习“精准反诈护校园、巾帼平安共守护”网络课程,切实筑牢校园安全防线。

“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漏、转账汇款多核实”,各年级各班级以线上自主学习、线下集中学习相结合的形式,通过“抖音”平台观看“平安湖北”反诈宣传系列节目。携手共创平安和谐校园,事事留心,人人有责。


汉语言文学(师范)2101班武艺:诈骗分子利用人们的贪婪、恐惧、好奇心等心理,设计了各种巧妙的诈骗手段,如假冒公检法、虚假投资、网络钓鱼等。这些诈骗手段层出不穷,令人防不胜防。因此,我们需要时刻保持警惕,增强自我防范意识。

汉语言文学(国家基地班)2201班贾如:这种便捷又高效的反诈学习渠道,打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让我随时随地就能学习反诈知识。今后,我不仅能凭借所学更好保护自身财产安全,还会向身边亲友科普,助力营造全民反诈的良好氛围,让诈骗无处遁形。

编辑出版学2201班张怡桐:八期课程精准锁定校园高频骗局,从刷单返利到AI杀猪盘,“原来骗子话术都有标准化模板”,通过情景剧还原诈骗话术,民警对200余起真实案例的拆解,“三不一多”原则不再是口号。

汉语国际教育2301班杨梓艺:观看反诈宣传系列节目,深感其内容贴近生活、警示性强。节目通过真实案例剖析,揭露了网络刷单、网恋诈骗等常见骗局,提出了实用防范建议。这种多方联动的宣传形式,既增强了公众的防范意识,也展现了社会共治的力量,呼吁每个人筑牢反诈防线,守护财产安全。



【转发周知】武汉公安提醒广大学生在大学校园学习生活的同时要提防几类常见骗术:

1. 冒充学校领导、老师等熟人类诈骗。凡是接到自称学校领导、老师等熟人要求转账或缴纳费用的指令信息,务必通过电话或当面核实具体情况,在核实确认之前切勿转账。

2. 刷单返利类诈骗。网络刷单本身就是违法行为,不要被蝇头小利所诱惑,不要被高额报酬所迷惑,不要抱任何侥幸心理,所有刷单都是诈骗。

3. 虚假征信类诈骗。个人征信是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管理,任何人无权删除或修改,凡是声称消除“校园贷”记录、升级学生账户或者消除不良记录,否则会影响征信,要求转账汇款或验资刷流水的,都是诈骗。

4. 冒充电商物流客服类诈骗。正规网络商家退货退款无需事前支付费用,切勿点击陌生人提供的网址链接,切勿随意填写银行卡密码、短信验证码,更不要按照对方指示打开屏幕共享功能。

5. 冒充公检法类诈骗。公检法机关工作人员不会通过微信、QQ等形式发送逮捕证等文书,没有“安全账户”,凡是要求转账进行资金核查的都是诈骗!

6. “桃色”陷阱类诈骗。“涉黄”+网络刷单,网上发布“同城约会”信息,吸引受害人下载APP,实施刷单诈骗;“涉黄”+网络赌博,线下散发“黄色小卡片”,诱导受害人扫码下载APP,声称“押大小包赚不亏,还可以换取美女免费上门机会”,让受害人参与赌博;“涉黄”+裸聊诈骗,网上邀请视频裸聊,诱导受害人下载APP并授权,窃取受害人手机通讯录信息,录制受害人裸聊视频,用不雅视频敲诈受害人。

7. 虚假网络投资理财类诈骗。不要轻信非正规渠道推荐的投资理财,凡是标榜“内幕消息”、“稳定高回报”的网络投资理财,都是诈骗。


审核:余澜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13 湖北大学文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管理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