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传承非遗文化,传递青年声音,湖北大学文学院“非遗进社区·童心绘荆楚”实践团队联合“青荷弘声博士宣讲团”文学院声颂荆楚分团,于2025年7月赴湖北省孝感云梦及荆州沙市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聚焦国家级非遗文化云梦皮影,通过调研、专访与社区课堂等形式,促进非遗文化在青少年中的传播与认同,助力荆楚文化薪火相传。

一、踏访荆楚,寻根非遗
7月26日,在云梦县三湖村,团队观看了“非遗文化进乡村”展览,近距离感受云梦剪纸、皮影等非遗项目的艺术魅力,领略传统文化风采。
团队聚焦云梦皮影的历史文化与流派特色,联合华中科技大学“云梦光影”非遗实践队专访了非遗传承人滕德清老师。滕老师向团队成员介绍云梦皮影的起源并现场演示皮影操纵的要领:主棍控制步伐,副棍配合嘴部开合,借助灯光呈现生动形象。得知团队将进入社区开展皮影文化教学时,滕老师深情寄语:“皮影不仅是表演,更是民族文化的烙印。希望你们能热爱非遗、传承非遗。”

二、非遗宣讲,童心传艺
调研结束后,团队迅速转化成果,于7月31日走进荆州市沙市区跃进路社区与杨林堤路社区,开展云梦皮影非遗文化宣讲。
团队成员陈怡以“什么是皮影戏”为题启发提问,循循善诱,肯定孩子们的想象,并简要介绍其光影与表演融合的艺术特征;宋双羽通过视频与实物展示皮影历史与技法,提醒孩子们观察“人物口型同步”的细节,并现场解析艺人配合音乐双手操作多杆的技艺;谢欣然以图解展示人物构造、选皮至上色流程,并传阅皮影实物,让孩子们触摸、观察雕刻纹理。针对孩子“线条如何刻成”的疑问,团队成员耐心解答,播放绘画、雕刻等工艺视频补充说明。在“影子小剧场”环节,团队指导孩子们操控皮影人物,尝试基本动作,团队率先示范经典桥段《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孩子们在指导下演绎《小马过河》,课堂气氛热烈。


三、文化浸润,薪火相传
团队因势利导,就“非遗如何传承”引导孩子们展开思考与交流。在团队成员的鼓励和引导下,孩子们认真地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有人说想学着做皮影人物,有人表示要把皮影的故事讲给同学听。稚嫩的言语中流露出真挚的情感,也展现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宣讲结束后,团队成员就“非遗如何有效传承”进行研讨总结。宋双羽建议,未来可增加如“皮影故事小讲堂”等延伸活动,让孩子们在参与中持续接触、深入理解非遗文化。

此次实践宣讲将调研成果有效转化为“非遗进社区”宣讲内容,通过“听、看、演”相结合的沉浸式体验,让云梦皮影走进童心、融入生活。湖北大学文学院始终鼓励学生用脚步丈量荆楚大地,用实践传承文化基因,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道路上砥砺前行,笃行不怠,书写属于新时代青年的使命答卷。
(审核:余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