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讲坛
人文讲坛(第489期) 以微知著:隔纷繁之象,察语言之实
作者:郭浩杰        编辑:        发布时间:2024-11-14        来源:         点击:

2024年11月11日,应我校文学院邀请,苏州大学驻校学者特聘教授杨军先生在逸夫楼A5017会议室作了题为“《释文》‘龁’‘纥’注音反映的语言事实和音变”的学术讲座。讲座由文学院副教授张冰老师主持,文学院师生共40余人参加。

杨军教授从《经典释文》中两个多音字“龁”“纥”的特殊注音入题。杨教授认为这实际上涉及反切类型、轻唇音升等、改造反切等问题,关联中古时期语音发展的三条线段:一是一等没韵合口的“活突反”和四等屑韵的“胡切反”,这是来自洛阳的读书音,也是陆德明和《切韵》认为的正音;二是沈重的“胡谒反”,即匣母月韵开口,这是“南染吴越”的读书音;三是唐代中期以后“龁”“纥”都只读一等,四等读音从竞争中退出。一等合口的“胡没反”,后来变为开口“恨没反”。这个读音及“胡勿反”“恨发反”同属此线。

杨教授强调,上述音注的纠葛反映了唐代武后至玄宗朝之间的语音特点及其演变规则。因此我们在处理音义文献疑难反切的时候,不仅要根据不同类型的反切与其流行时代的语音特点和语音演变来判断其音值,还要随时注意语音演变的规则,不能局限于用“音和”“类隔”等作简单理解。

提问互动环节,张冰老师、杨红老师就杨教授如何在纷繁复杂的音义文献中注意到“龁”“纥”复杂的注音情况,从而梳理出语音演变的时间节点和发展线索进行提问。杨教授随即就问题“切语用字‘恨’注音不均衡”的发现,再到研究过程中设立“存疑标签”,最后到中古时期语音发展线索的梳理与师生们展开了交流。

最后张冰老师总结说:杨军教授旁征博引音义材料,将两个字、三条线和多个音相互串联,以极小的切入点,探讨了中古汉语中的诸多问题,以小见大,以微知著。

嘉宾简介:

杨军,贵州遵义人,1955年生。原为贵州大学、安徽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苏州大学驻校学者特聘教授。安徽省语言学会会长,安徽省文史馆馆员。长期从事中古汉语语音及中古音韵文献研究,对早期韵图《韵镜》《七音略》的校理及《经典释文》、慧琳《一切经音义》为代表的中古重要音义文献研究影响较大。主要学术成果有《韵镜校笺》《七音略校注》及个人论文集等,在《中国语文》《语言研究》《古汉语研究》《历史语言学研究》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曾获王力语言学奖二等奖、教育部优秀成果三等奖及省社科成果三等奖。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韵镜》再研究”和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经典释文》文献与语言研究”。

审核:张冰、刘继林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13 湖北大学文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管理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