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讲坛(第386期)——《社会语言学视域中的地名——地名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
作者:刘维佳 巩思远        编辑:研究生会        发布时间:2021-12-13        来源:         点击:

2021年12月3号下午3点30分,人文讲坛第386期在逸夫人文楼A5017顺利举行。中南民族大学教授刘宝俊先生应邀做了题为《社会语言学视域中的地名——地名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文学院邱庆山副院长主持。张鹏飞院长也出席了讲座。

讲座伊始,刘教授就指出,地名是书写在地球上的历史,并引用语言学家帕默尔的话说,地名的考查实在是令人神往的语言学研究工作之一,因为地名往往能提供出重要的证据来补充并证实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的论点。接着引用语言学家陈原来说明研究地名极其重要,研究地名往往就是在读一部社会史或民族史。地理是横向的历史,历史是纵向的地理。地名是这纵横网络上状如繁星般的自然实体和人文历史的标记。这些极富哲理的语言,一下子就触动了现场听众的心灵,大家开始沉思地名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

在地名的历史价值上,刘教授用大量详实的资料证实了底层地名对古代民族分布的反映。比如汉语南方古代地名“江”跟壮侗语河流的名称之间存在渊源关系,说明南方的这些地方曾经是百越民族居住地。汉语地名中的“李爸”是土家语,意为“公老虎”,恩施市有“李爸沟”,意思就是有公老虎出没的山沟。刘老师也用大量的实例说明了相同地名反映的民族迁徙现象。比如湖北随州一带的“洛阳镇、洛阳桥”地名与河南“洛阳”地名之间的相同关系就直接体现了故地与侨地人民的历史关系。再比如,历史上,征服者的占领失败或占领活动消失后,有时也会在被征服的土地上留下语言的足迹。恩格斯曾考证英国许多带“斯特”的城市名,认为它们是一千多年前罗马人占领不列颠后留下的痕迹。

在地名的文化价值上,刘宝俊教授指出,地名是地方文化的商标和名片,尤其是历史地名,更是古城文化的重要名片。地名具有美学意义、文化价值以及经济价值等。比如“乌衣巷、杏花村、夫子庙”等等,都是美学、文化和经济价值完美结合的典型地名。同时,刘老师指出,地名具有纪实性,地名与形象格格不入时,就可能会导致人们在保持历史文化和维护现代形象之间产生冲突。历史上,地名修改成功和失败的例子给了我们很多启示。所以说,地名的命制和修改是一门大学问。

刘教授强调,社会语言学是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其趣味性和实用性都很强,也具有挑战性,非常值得研究。据了解,刘老师因为兴趣爱好,业余时间长期坚持社会语言学的研究,以此跟汉语音韵学、古文字学研究相互调节、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刘老师在中南民族大学执教期间,连续三十多年都在讲授社会语言学这门课程,这在全世界都是少见的。刘老师根据其授课讲义修订而成的《社会语言学》于2016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反响很好。刘老师希望同学们正确认识语言学研究,既要有理论研究,也要重视应用研究,重视语言与社会的关系,深入探索社会语言学这一有趣的学术领域。

邱庆山副院长对此次讲座进行了总结。邱院长说,刘老师的讲座视野宏阔,语例丰富精当,从古今中外的大量实例中抽丝剥茧,生动地说明了地名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经济价值等。刘老师带来的这场讲座,既是一次学术研究的盛宴,也是一次全球旅游的盛宴,让我们跟随古今中外的经典地名周游世界,畅想社会人生。著名诗人海子曾写下诗句: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温暖的地名应该是价值多元的地名,刘老师今天在讲座中涉及到的古今中外诸多的地名都是在历史、文化和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极具价值和启发意义的地名。刘老师为人宽厚谦和、为学洞识精微,讲演有激情、有情怀、有境界、有深度,这都给我们带来了温暖。讲座的最后,刘教授跟同学们进行了积极的互动,回答了大家的疑问。本次讲座持续两个多小时,在观众致谢的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

嘉宾介绍:刘宝俊,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兼任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民族语言学会理事、湖北省语言学会理事。主要从事汉语音韵学、古文字学、社会语言学研究,在《中国语文》《民族语文》《语言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60余篇,在中华书局、科学出版社出版学术著作《严学宭评传》《戰國楚簡特形“心”符字群研究》《社会语言学》三部,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3项,获省部级优秀成果奖4项。

审核:邱庆山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13 湖北大学文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管理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