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下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副编审、少儿教育分社社长梅杰先生,莅临湖北大学文学院,开展以“从学生到编辑——编辑是如何炼成的”为题的讲学活动。讲座由张志云老师主持,编辑出版专业郑纳新老师、柳燕老师、张琦老师,以及文学院出版专硕研究生、古典文献学研究生参加了此次活动。
梅老师用朴实无华的语言,让学生们深刻感知时代发展对行业的影响,他以丰富的编辑经验和深厚的学术功底,为学生们揭开了编辑工作的神秘面纱。梅老师以当下出版行业营销方式的转变为引,指出青年编辑的成长之“难”:一方面在于企业氛围发生变化,师承制度没有得到好的传承;另一方面在于青年编辑的成长期短。
针对上述青年编辑的困境,梅老师指出三个方向:第一,要将兴趣放在第一位,找准自己的兴趣所在,最好能在编辑出版知识之外,挖掘自己感兴趣的“第二专业”;第二,选择好、跟好一个导师或者项目经理,多与导师接触、交流;第三,初入职场时,切勿有不切实际的想法,要先做好案头编辑,打磨好自己的基础技能和功底。
随后,梅老师向同学们讲解了编辑的阅读与写作两方面的内容。
在编辑的阅读中,梅老师指出,作为出版的学生,阅读时,内心应时刻保有“做书”的概念,既要卒读尽读、不以自己的喜好为阅读对象的选择标准,也要多进行专业阅读、拜读行业大咖所著之书,同时还要养成捕捉行业热点的习惯、了解行业的近况。
在编辑的写作中,梅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编辑写作的六种类型,即审读报告、与广告相关的写作、书评、公众号软文、编辑手记和出版综述。其中,重点介绍了书评的写作。书评写作分为三种:一是有第二专业或者兴趣专长,以作者的身份、独到的见解开展的书评写作;梅老师结合自身经历指出,于编辑而言,这种书评类型是最重要、最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二是出于工作总结的需要而开展的书评写作;这种书评类型往往节奏快,要求编辑读得快、写得快。三是出于营销宣传、用作广告的书评写作。
基于当下的行业情况,梅老师总结了策划型编辑需具备的四种能力。一是一定要懂得全社的产品线,了解出版社的战略部署。二是要掌握一定的作者资源;梅老师以二月河和周百义、钱钟书与周振甫等名家为例,指出作者资源是策划编辑最核心的资源。三是要在有了一定的积累之后,培育、培养自己的产品线。四是学会传承,帮助助理编辑成长,将其打造为自己可靠的帮手。在讲解了“大编辑”的六大特征之后,梅老师的讲学部分告一段落。
张志云老师对梅老师的精彩分享进行了简短的总结,并表达了衷心的感谢。柳燕老师抽丝剥茧,教导同学们要学习梅老师爱思考、爱总结、早规划的品质,多参加学术会议与竞赛,多尝试相关实习与实践。
在讲座交流阶段,同学们纷纷就讲座所提及的营销编辑、学术与出版的关系、畅销书、就业等方面,向梅老师提出疑问。梅老师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详细解答,倾囊相授。
中国古典文献学博士李昱向大家分享了自己的经历,印证了梅老师所讲的多结识、接触作者这一建议。现场气氛活跃,同学们受益匪浅。
在此次讲座中,同学们更好地理解编辑的工作,也明确了为之努力的方向。随着大合照的定格,这场专题讲座也正式落下了帷幕。但它留给我们的思考和启示却将长久地伴随着我们,激励我们在学习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审核:柳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