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生命的啼哭——《蛙》
作者:吴思琪        编辑:admin        发布时间:2016-07-13        来源:文学院青年传媒中心         点击:

在中国当代的作家中,不提莫言是说不过去的,而在莫言的作品中,《蛙》又是不得不看的一部。莫言凭借这部作品拿到了茅盾文学奖,它也为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荣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读《蛙》,起先是因为莫言的名气,读到一半便欲罢不能了,它的那种沉重让人不忍心继续看下去,但也更不愿意随意地舍去,它给人以罪恶感、神圣感,它就像是我们这个民族半个世纪以来的生育史诗。

《蛙》的精彩,首先在于它形式上的创新。《蛙》全篇由四封信和一部九幕舞台剧组成,在内容上前面的四封信和后面的舞台剧基本一致,一些细节相互补充,莫言本人也说,可以用信来解释舞台剧,也可以用舞台剧来解释四封信。这种前后互补的结构,既不单调,又保证了内容的丰满,这也给今天的小说创作提供了新的方向。另外,全文以“我”——剧作家“蝌蚪”的视角展开,也增强了表达效果,使故事的叙述更具真实感。信的形式也为深刻剖析自我和全文主题的阐释提供了更为清晰的表达方式。可以说,莫言在《蛙》的形式设计上煞费苦心,单就这一点,它就足以值得每一位正在学习写作的人去品味。

当然,《蛙》的精彩,更加在于它的深刻内涵。《蛙》是以“我”的姑姑——一位妇产大夫的经历为线索,讲述的是从新中国建立到现在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生育的历史。起先姑姑用先进的接生方法为村里的孕妇们接生,被人们誉为“送子娘娘”,到后来的计划生育时期她又给男人们结扎,让女人们流产,被冠上“魔鬼”的恶名。其中既有对姑姑等一系列人物的刻画,更有对那个时代包括今天的深刻思考。在读《蛙》的时候,恰逢国家全面放开二孩政策,我不由得敬佩莫言的敏感和先见,同时也开始感慨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就这个世界而言人口和资源的矛盾是愈来愈深的,我们当然不可以任由人口无限的膨胀,但是,对个人而言,尤其对于自古以来就提倡“多子多福”的中国人而言,没有后人,或者怀上的孩子被打掉,那是极为残酷的。小说中各种冲突看得人触目惊心,不敢想象计划生育的历史是那样包含血泪和苦恨。

我们今天当然不可能再像那个年代一样残忍和黑暗,但是性别鉴定依旧存在,拐卖儿童依旧存在,借腹生子依旧存在,失独父母依旧存在……生命的意义在于延续和发展,可是多少人没有了孩子,多少人又有不了孩子。我们独生的一代抱怨没有兄弟姐妹,可是我们却不懂得感恩来到这个世上的幸运。产生是没有错的,活着、活下去也是没有错的。莫言在后记中写到“他人有罪,我亦有罪”,那么为那些过去的,现在的和将来的好好活着吧,活着便是最好的赎罪。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13 湖北大学文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管理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