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下午,“中华书局古联公司-湖北大学文学院‘数字人文实验室’项目推进会”在逸夫人文楼A5017会议室举行。会议围绕实验室建设规划、技术应用及校企合作议题展开深入研讨。中华书局古联公司技术副总经理程瑞雪、项目部主任杨思宇,湖北大学大数据中心主任陈昊,招标采购中心副主任陆伟,院长张鹏飞以及数十名师生代表出席会议。会议由院党委书记胡晓燕主持。
张鹏飞致欢迎辞,他指出,在国家大力推进文化数字化的战略背景下,古联公司作为数字研究领域的领军者,秉持传承文明理念,开创了AI赋能人文的新天地。此次合作将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化,助力文学院打造学术研究、新文科人才培养、成果转化三位一体平台,让荆楚文化乘着数字翅膀飞向更广阔的市场,开启数字人文新纪元。
程瑞雪代表古联公司,向湖北大学文学院表达衷心感谢。他说,古联公司深耕数字人文领域,湖北大学文学院底蕴深厚。数字人文实验室项目将从提升OCR识别效率、智能标注、扩展研究边界、促进成果共享等多维度助力文学院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随后,杨思宇介绍了项目进展情况。“数字人文实验室”是新技术背景下学科融合的积极尝试。项目建设涵盖视频课程、数智整理、科研成果库、数字人文工具等多方面,搭建了从文献整理实践、科研成果统一管理、利用数字人文工具进行文献数据挖掘与研究,再到可视化数据成果全流程数字化发布的平台。项目已经完成前期准备,预计五月完成部署、调试及系统培训,六月交付。古联公司将持续保障优质服务,及时把控项目进度和质量管理。

陈昊指出,文学院以积极心态主动拥抱人工智能,联合古联公司搭建“数字人文实验室”,利用大模型,并结合古籍语料构建专业模型,是湖北大学首个真正落地的大模型实际应用。大数据中心将密切对接古联公司,提供相关支持。文学院“数字人文实验室”走在了湖北大学AI赋能教育教学的前列。
招标采购中心副主任陆伟称,文学院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前期申报工作扎实,为项目落地奠定了良好基础。本次推进会进一步明确了“数字人文实验室”的主要功能及其在科研中的实际应用。期待双方加快合作脚步,以更好促进文学院的学科建设。
胡晓燕强调,校企双方携手推进“数字人文实验室”建设,既是落实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实践,也是传统学科与现代技术深度融合的创新探索。希望通过本次推进会,进一步凝聚共识、深化合作,为古籍的数字化传承与研究注入新的动力。
会议下半场,双方就数字人文实验室下一步的建设规划做了深度交流。学院副院长彭安湘提出校企共建数字人文实验室课程资源的设想,并详细介绍了文学院优势研究领域。
历史文化学院赵雪芹,文学院杜朝晖、柳燕、张志云、邓杉杉、张晓蒙等,就“数字人文实验室”的功能、不同类型文献自动标点模型训练、知识图谱的使用与呈现等问题,与古联公司进行了深入探讨。会议在热烈的氛围中落幕。

摄影:李悦
审核:胡晓燕 杜朝晖